孔祥忠:如何看待今年水泥價格持續上漲

來源:數字水泥網 發布日期:2017-12-07

自年初以來,全國水泥市場價格呈現持續上升态勢,尤其是進入8月份市場旺季後,水泥價格保持了與往年相同的、規律性的較快上漲勢頭。所不同的價格漲幅比往年有所拉高。中國水泥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水泥平均市場價格從年初2月份327元/噸上漲至12月份初的392元/噸(不含西藏),年末比年初漲幅近20%。雖然全國水泥價格漲幅不大,但不同地區供求關系出現較大差異,尤其是少數個别地區價格短期間漲幅較大,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一、今年全國水泥價格仍處于合理水平

從水泥價格曆史走勢、市場需求量的變化、實際成交價以及與鋼鐵煤炭價格漲幅來分析比較,可以認為,當前的水泥價格依舊處于合理區間。

一是目前的價格并非是曆史新高。從2010年至今的全國水泥價格曆史走勢來看,今年12月初全國水泥價格392元/噸,隻處于曆史中遊偏上水平,2010年和2011年同期水泥價格均超過430元/噸。與我們周邊國家水泥價格多數在70-100美金相比,并不高。

二是大部分地區價漲量降。近期以華東為代表的部分地區價格快速上漲,但實際成交量比往年同期下降,企業更多是通過“以價補量”的方式,獲取合理收入以分攤全年财務成本。以10月份為例,雖然10月份價格環比9月份漲3%,但收入環比9月份下降12.5%。10月份單位産品利潤僅為90億元,低于2010年 2011年和2013年同期指标。

三是企業實際成交價格低于現貨價格。12月初的392元的價格隻是市場現貨價,并非企業完全成交價。去年和今年初許多大企業與國家重點工程簽訂的供貨價遠低于目前的現貨報價,要按招标合同價供貨,确保國家重點工程。因此,國家的重點工程用水泥并非是現貨價。

四是全國水泥價格在區域表現不均衡,我國的東北、西北、西南地區價位依舊處于曆史較低水平,效益更是無從談起,部分地區還處于盈虧邊緣,甚至依舊處于虧損狀态。

五是将三大傳統産業價格上漲情況比較。從2016年12月初到今年12月初,螺紋鋼同比上漲139%,煤炭同比上漲57%,水泥同比上漲18%。三大傳統産業價格上漲的背景應該是基本相同的,目前上漲幅度還低于其他傳統産業。

二、成本大幅增加和部分地區供需平衡失調導緻價格呈上漲趨勢

今年水泥價格的高位增長有企業原燃材料、環保治理投入的成本因素,也有部分地區環保督查中地方政府強制企業停産帶來的供需平衡失調的疊加因素。

1、今年煤炭(2017年動力煤價格連續回升,10月價格創年内新高)、石灰石開采(加大礦山治理力度)以及運輸成本(多地區為保障空氣質量限制運輸)繼續提升,水泥企業生産和銷售成本大幅增加,相對價格的上漲也是要為了成本的攤銷。

近兩年,政府轉變經濟發展的理念,對企業的環保達标要求越來越高,今年多數企業在環保和科技方面投入加大。面對市場需求的逐年下降趨勢,多數企業也加大了産業鍊延伸的項目投資,企業财務成本也逐年增大。适當的提高水泥價格既有利于沖抵成本增加,也為企業轉型發展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

2、曆史上首次的環保督察對地方政府的壓力也是前所未有的。督查期間,企業幾乎全面停産,地方政府為控制全年排放總量指标,也要求企業停産,緻使庫存下降,供貨緊張,價格自然上漲,尤其是局部地區階段性的出現較大幅度的上漲。最明顯的是“2+26”的大氣污染傳輸通道環境治理,環保超标治理,節能因素以及重要活動會議,正好疊加水泥需求旺季,導緻局部地區的供需失衡,價格出現階段性、局部的較快上漲也在情理之中。

3、水泥錯峰生産并不直接導緻價格大幅上漲因素。水泥錯峰生産從2014年就開始實行,2014和2015年水泥價格還是一個下降的過程。2016年,随着煤炭、鋼鐵産品價格的大幅上漲,也就是說,制造業上遊産品的價格拉升,帶動了中遊水泥産品的價格跟進。随着煤炭、鋼鐵價格的企穩,水泥價格也會停漲。

三、要确保市場供應,價格穩中有升

在短期水泥價格上漲過程中,乃至錯峰生産、自律停窯期間,水泥企業必須把保障市場供應放在首位。企業要加強市場需求變化的研判,警惕局部地區價格過高帶來的風險,通過跨地區熟料的調劑,滿足市場供應,适當平抑價格短期上漲過高過快現象。同時要注意價格變動的頻次,給市場要留有消化期。企業要加強對水泥經銷和貿易商管理,抵制不實的漲價信息炒作行為。

與煤炭、鋼鐵行業不一樣,水泥行業産能嚴重過剩情況還在加劇,去産能工作沒有實質性進展,今年水泥價格的上漲有很大的環境疊加因素,并非常态,我們的企業和地方政府不能以價格有上漲,得出水泥項目建設還能繼續投資的判斷。未來水泥市場需求總體是出于逐年下降的過程,做好企業的環境保護,淘汰落後和過剩産能,探索轉型升級的新路,研究行業新舊動能轉換的發展模式,才能使行業完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目标任務。當然,合理的價格帶來的合理的利潤是完成目标任務的重要支撐。

要做到價格穩中有升,水泥企業要與下遊用戶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甚至構成必要的股權關系,幫助下遊傳遞成本新增因素,促進企業的市場誠信體系建設,維護市場公平競争環境,共同分享創造的财富。

責任編輯:manager
top